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园地 > 案例评析
案件普法|化解社会矛盾普法案例选编(十七)情感冲动瞬间 给理智留点时间
  发布时间:2021-12-29 14:50:07 打印 字号: | |

案情概要


  2017年11月29日10时许,被告人丁某在租住的房间内,因怀疑同居女友魏某(被害人,殁年40岁)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而发生争吵并厮打。厮打中,丁某用胳膊扼住魏某颈部致其死亡。事后,丁某用保鲜膜将魏某尸体缠裹后放入冰柜,并将魏某的四张银行卡、OPPO手机一部、黄金及铂金饰品窃走。丁某通过转账、支付、提现等方式,共计窃取魏某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账户内人民币230622.75元,其窃走的手机、首饰等物品经鉴定价值人民币19563.94元,赃款均被丁某挥霍。2017年12月30日,丁某自杀未果,于次日到公安机关投案。经鉴定,被害人魏某应系因颈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造成机械性窒息而死亡。另查明,由于被告人丁某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害人魏某之母李某、之女张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丧葬费人民币31272.5元。法院判决,被告人丁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对被告人丁某限制减刑。责令被告人丁某退赔盗窃所得赃款人民币250186.69元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张某。被告人丁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张某经济损失人民币31272.5元。


案例点睛


  1.关于定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案中,丁某在厮打中用胳膊扼住魏某颈部致其死亡,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丁某杀人后窃取被害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又构成盗窃罪。依法应数罪并罚。


  2.关于量刑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自动投案,自动性的时间要求在犯罪实施后,被动归案前,即在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前,都可以自动投案。本案中,丁某虽然在杀害女友并窃取财物后逃走,但将赃款挥霍一空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属于自动投案,具有自首情节。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案中,丁某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构成故意杀人罪,其杀人后窃取被害人财物,数额巨大,又构成盗窃罪,应数罪并罚。丁某故意杀人致人死亡,犯罪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应依法判处死刑。但本案系因民间矛盾引发,丁某具有自首情节,对丁某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鉴于丁某主观恶性较深,人身危险性大,应对其限制减刑。故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丁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对其限制减刑的量刑适当。


  3.关于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本案中,李某、张某所受损害与丁某的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故丁某应赔偿其犯罪行为给李某、张某造成的丧葬费人民币31272.5元等经济损失。


案件警示


  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人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严肃的感情问题看得草率,放松了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要求,为命案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本案是一起因怀疑同居女友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而引发杀人行为的恶性案件。如果丁某在怀疑女友与他人发生关系后,能够在情感冲动瞬间留给理智一点时间,妥善解决俩人之间的感情问题,或许一切都不会是现在这样。


  因此,为了预防类似命案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有正确的婚恋家庭观,正确对待感情。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道德水平,从根本上克服消极因素。


 
来源:辽宁高院
责任编辑:太和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