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让当地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近年来,太和区人民法院北郊人民法庭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疫情背景下,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在依法服务保障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全力为太和区法治化环境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2020年5月,原告锦州某有限责任公司与被告通辽市某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被告某供热有限公司作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合同约定货款分四次给付,但被告通辽市某有限公司只给付了170万元货款,剩余420万元货款至今未给付。
“此笔欠款致使原告企业经营困难,面临生存困境,作为小微企业,由于此案案款金额较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乃至生死存亡。”原告诉至法院后,承办法官李立辉意识到,这起案件如果通过判决的方式结案,会不利于矛盾的最终解决,他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本案。
受疫情影响,被告在异地,为及时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李立辉耐心梳理案情,寻找突破口,多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与双方当事人和代理人进行沟通,释明法律、研究合同的具体条款,取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在征得双方同意后,他又采用互联网庭审系统,运用音视频功能实现在线调解,并在疫情相对稳定期间,两赴内蒙,与被告辖区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在原告同意情况下准许有履行能力的第三人参加诉讼,为被告承担连带的保证责任。
经过多轮调解,促使了双方当事人顺利达成协议,被告分三次将欠款还清,并于调解协议签订次日将第一笔履行款110万元缴至太和区人民法院的账户上,第三人对本案被告剩余欠款承担连带的保证责任。
打造发展“软”环境,必须要下“硬”功夫
为打造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北郊人民法庭开门纳谏,强化服务,累计走访辖区重点企业、小微企业20余家,组织召开多次企业家座谈会。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善用调解手段,抓住案件争议焦点,妥善化解多件涉企纠纷,变被动审判为主动服务,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撑起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