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以案说法构筑商业秘密保护“法治墙”
  发布时间:2023-07-10 14:46:30 打印 字号: | |

相关部门应常态发布典型案例,使“拿来主义者”能够引以为戒,从而在源头上助力筑牢商业秘密保护的“法治墙”。

员工在掌握了公司的关键信息后另起炉灶,设立同类型公司,成为“老东家”的竞争对手;不法企业以高薪为诱饵,招募权利人软件开发人员,窃取其源代码用于自己的系统开发及商业运营;员工跳槽后拿走原单位的3D打印材料技术文件,导致原单位商业秘密泄露……这是市场监管总局6月27日发布的一批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伴随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为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高薪诱使掌握竞争对手商业秘密的员工跳槽加入自己阵营,而部分企图快速致富的商业秘密掌握者,要么迎合不法企业的非分歪念,要么利用掌握的商业秘密另起炉灶开展不正当竞争,导致侵犯商业秘密的纠纷日益多发。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也让商业秘密的法治防线形同虚设。市场监管总局对此发布典型案例,有助于以典型案例所释放的警示效应,筑牢商业秘密保护的“法治墙”。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其对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公平竞争,我国除在劳动合同法中准许企业可以要求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民法典将商业秘密列为知识产权客体,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犯商业秘密作出专项规定外,刑法还设置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为保护商业秘密织密了法网。

尽管如此,一些“拿来主义者”对侵犯他人商业秘密非法获利情有独钟。究其根源,除了其诚信缺失和罔顾法律底线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全社会没有形成尊重、保护商业秘密的良好氛围。虽然相关职能部门不遗余力对此开展法治宣传,但一些“拿来主义者”总是不以为然。如此语境下,以典型案例的引领推动形成保护商业秘密的法治氛围不可或缺。

相较于抽象的法律,典型案例更加鲜活具体。当前,侵犯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营造保护商业秘密的法治氛围不能仅靠空洞的释法说理。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了现实中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和刑事案件,为商业秘密的保护划清了边界,让效仿者对实施侵权行为有了“前车之鉴”的具体参照,有助于遏制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法行为。更重要的是,以典型案例的引领营造保护商业秘密的法治氛围,通俗易懂,也有助于生动释放出警示教育公众的法治正能量。

一个典型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相关部门应常态发布典型案例,使“拿来主义者”能够引以为戒,并让公众对侵犯商业秘密有着更为正确的认识,从而在源头上助力筑牢商业秘密保护的“法治墙”。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