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加强对下业务指导
  发布时间:2023-07-18 09:17:55 打印 字号: | |

重点发言


发挥国家层面知产案件上诉审理机制作用

推动条线审判质效和能力提升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以来,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注重发挥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统”的优势,以更好统一全国裁判标准、整体提升条线审判效能、打造一流专业审判队伍为目标,从推动实质解纷出发,关注纠纷解决全过程各环节,重点围绕办案,同时兼顾育人,不断改进强化对下业务指导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7项举措。

一是确保自身裁判标准统一。坚持每周分别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和“四类案件”审判监督管理会议,集体研究重大疑难案件。二是注重裁判规则总结指引。每年形成年度裁判要旨予以公布,已从1.1万件案件中精选200个典型案例,提炼216条裁判要旨,并建立全国首个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裁判规则库。三是强化发改案件分析指导。每年对发改案件逐案分析解读,前3年形成42万余字的分析报告下发条线法院并举办专题讲座。四是建立条线通报反馈机制。在定期向全国通报条线主要审判数据基础上建立个案审判质效反馈机制,每结一案即向一审法院一键反馈一审审判亮点和问题瑕疵。五是优化案件两审程序衔接。设立速审合议庭,管辖异议案件平均审理周期降至28.6天;全面推行电子化上诉移送,今年上半年90%上诉案件实现电子化移送。六是加强各地关联诉讼统筹。聚焦诉源治理,及时对各地受理的批量商业维权案件和具有重复诉讼因素的关联案件进行汇总分析和统筹指导;落实执源治理,积极探索通过专利侵权判决主文调整,增强裁判可执行性。七是强化条线审判人才培养。努力打造全国知识产权审判人才高地,每年举办一期全国条线培训班,每月举办一次线上条线讲座;实施“知产英才”计划,建庭以来各地法院先后选派162名干部来庭交流锻炼。

经过4年多运行,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效果日益显现。截至今年6月底,法庭共受理案件15971件、审结13168件,案件改判率和调撤率均高于法庭成立前,也高于全国同期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率和申请再审率均明显下降;目前整体二审裁判发改率已呈现出下降趋势。未来随着条线业务指导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法院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质效和能力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互动发言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贾宇:刚才郃中林副庭长对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工作成效十分显著,特别是对地方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指导,促进了裁判标准统一、提升了案件审判质效,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的优势不断显现。

今年以来,上海法院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的工作主线,探索审判监督管理理念和模式变革,强化对下业务指导,促进司法质效提升。

一是坚持理念引领,推动对下业务指导从“技术提升”向“理念更新”转变。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召开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深做实能动司法推进会,切实推动审判理念现代化。我们研究制定了推动形成案件质量大监督格局的指导意见,主动全面深入挖掘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把案件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上半年,上海法院案件改判发回率、“案-件比”、平均结案时间、服判息诉率等反映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的指标位于全国法院前列。

二是坚持数字赋能,推动对下业务指导从“个案纠错”向“系统防错”转变。随着大量案件涌入法院,传统个案式的案件质量评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海量诉讼案件全流程监督管理的需求。我们将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案件质量评查中,通过数据筛选、比对、碰撞,构建审判监督管理大平台。目前,我们已经把上海法院近5年300多万份裁判文书进行解构,形成结构化数据中台。同时广泛发动全市法院力量,创建监督模型,目前第一批已申报超过200个应用场景,其中近50个场景已建模并取得初步成效。比如,针对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罚金刑适用不规范、虚假立功致减轻处罚、职业放贷人、执行终本案件财产查控等问题,构建应用场景,监督评查差错,依法主动纠错。

三是坚持人才为先,推动对下业务指导从“指标监控”向“能力提升”转变。抓实公正与效率,关键在人。我们以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作为对下指导的重要抓手。比如,围绕“讲政治、选干部、育人才、塑文化、强基层、严管理”六大方面推出了队伍建设现代化“1+6+X”工作体系,加强“专家型”领军人才和“实务型”业务人才培养。又如,切实承担法治人才培养共同责任,与全国2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化合作,联合培养高素质紧缺型法官,涵养人才队伍的活水源头。


互动发言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李永利:郃中林副庭长的发言,虽说介绍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做法,但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最高人民法院其他业务庭的工作,也吸收了地方法院的举措。可以说,其经验箭无虚发,招招见效,很有价值,很受启发。

重庆法院全面落实最高法院及张军院长关于加强对下业务指导的工作要求,以“党建+审执”两张表抓深、抓实、抓细。近年来,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生效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率、审限内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二审服判息诉率、执行完毕率等主要质效指标稳居全国法院第一方阵,3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清理成效、“双百”入选总数均处全国法院前列。

第一,抓根本性的党建。坚持以党建主责统领审执主业,以优异审执主业检验党建主责成效。一是“八大体系”统筹对下指导。结合主题教育,构建以党建统领的理念、目标、机制、工作、政策、能力、评价、保障“八大体系”,整体性谋篇布局对下业务指导。二是“两张报表”聚合对下指导。以“党建+审执”各100%的两张表作为落实“八大体系”平台,聚合对下指导,发挥可视、可检、可量、可比功能,推动二者融合发展。三是“三张路条”强化对下指导。在选任、晋升、评优等方面,除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出具两张“路条”外,审管部门还出具审执绩效第三张“路条”。此小切口效果明显。

第二,抓普遍性的规则。一是搭建请示办理、疑难问题咨询、法答网“三位一体”全覆盖适法统一机制。二是构建判前、判中、判后“三环相扣”全流程审判监督机制。三是健全高、中、基“三级联动”全周期条线指导机制。四是以落实司法政策、规范业务文件、法检良性互动“三轮驱动”完善全方面政策指引机制。如2021年率先建立市级法检“两长”联席会议机制,年初共议任务清单、年底交叉评估,共推严格公正司法走深走实。

第三,抓闭环性的落实。一是指导扁平化。发挥直辖市优势,监督指导一竿子到底,对下指导纳入评估,关键指标上下关联,三级法院共化矛盾。二是制度技术化。出台一项制度即对应建立一套信息化支撑流程,实现数据自动生成、实时评估。三是管理闭环化。对指导任务“分解立项、建立台账、督查落实、办结销号”,部门单月调度、分管领导双月督导、党组季度研判、半年综合评估、年底一并考核。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