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观看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通知时,我正好被抽调参加湖南省委主题教育相关工作,便第一时间在网上学习了鲍卫忠法官的先进事迹。从他身上,我读懂了一名执行法官是如何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的。
学习鲍卫忠法官的先进事迹,让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代入感。我去过离沧源佤族自治县不远的腾冲市,也知道航天员桂海潮同样来自那片大山,我能想象在祖国边陲、西南大山搞执行的艰难,理解在少数民族间求同存异、化解矛盾所需的衡平智慧。不同于在城市执行中动辄上万元金额的查、扣、冻,面对99%以上的山区、20多个少数民族,鲍卫忠法官始终信奉:“这几百块、几千块钱,却直接关系民族群众的个人和家庭利益,所以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懈怠。”是啊,如果没有对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观念和价值追求,他很难从一个法院基层岗位一干就是24年。鲍卫忠法官用生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中提到的“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谆谆嘱托。这让我对“以学铸魂”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鲍卫忠法官正是“用生命坚守初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魂。
学习鲍卫忠法官的先进事迹,让人有一种质朴纯真的归属感。鲍卫忠在入党申请书里写道:“要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个对人民有利的人,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在他看来,法院执行不是审判之后的照方抓药,而是对纠纷案件的终极处理,是对社会矛盾的最深层治理。鲍卫忠法官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未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他以对待亲人和家人的同理心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用“人心换人心”的方法,磨掉了一件件“钉子案”“骨头案”。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我”,他把朴素的情感投入到每一个案件的执行中,一次次从“剑拔弩张”到最后收获“欢快笑声”,这种本领除了业务上的精通以外,更需要一门心思地为老百姓着想的初心、虚怀若谷的慧心、久久为功的恒心。“以学增智”并不深奥,像鲍卫忠法官那样深耕一个领域,保持政治定力和“三心”,能力本领就会慢慢增长。
学习鲍卫忠法官的先进事迹,让人有一种自我革命的紧迫感。鲍卫忠法官的妻子周红在报告会上深情追忆:“尼茸(鲍卫忠佤族名字)也是需要被守护的人啊!”诚然,法院干警在守护人民群众公平正义的时候,也希望被守护,鲍卫忠法官买新房着急用钱还找银行贷了款,却拿出家里的1万多元给申请执行人看病。这些本不属于法官分内事的“多做一点”,正是因为他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了心中,从而一次次地伸出援手。他坚持有诉即接、有信必复,让当事人第一时间知道案件进展和执行情况,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浦江经验”的激荡回响,鲍卫忠法官把目光锁定在群众需要、矛盾一线、基层治理上,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鲍卫忠法官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党风党性党纪,令人赞叹!“以学正风”从身边的榜样对标最有说服力,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简朴之风,不在于调门多高、行动过急,鲍卫忠法官办案的“三个密码”给出了答案,掏“心窝子”去做事,尽“最大力”去成事,在真抓实干中锤炼党性、内省提高,始终相信“石头也能焐热”,公平正义之路必定更加宽广。
学习鲍卫忠法官的先进事迹,让人有一种起而行之的使命感。鲍卫忠法官常年起早贪黑地加班工作、长年累月地下乡、出差,高血压越来越严重,他曾因工作忙走不开错过了住院治疗的最佳机会。而在处理一起情况危急的执行案件时,鲍卫忠法官的软处理方式令我印象深刻,他遇到老百姓不理解、有情绪的情况,从不急躁、从不放弃,从打开心结入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像鲍卫忠法官那样,时刻想着每办结一件案子,社会就多一分稳定,生活就添一分祥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这是“以学促干”的努力方向和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