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金额大,专业程度高,公益调解力不从心,该如何为企业化解纠纷减时降费?杭州中院探索市场化解纷新机制,助力实现多方共赢——
一场企业需求和专业资源之间的双向奔赴
打一场涉案标的额高达6500万元的企业欠款官司,要花多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诉讼耗时至少半年以上,根据标的额,诉讼费预付就需37万余元。而且一审之后,可能还涉及二审、执行。这样的纠纷怎样解决才最经济?
去年7月,在浙江省杭州律协专职调解律师段美玲的主持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某建筑公司和某钢材公司之间累计6500万元的欠款纠纷通过市场化调解的方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得到解决。调解结束后,建筑公司爽快地按协议约定向调解员所在的调解组织支付调解费用15万余元。如此算来,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幅减少。
“调解比打官司快多了,两家企业不必对簿公堂,情分还在,还能继续合作。”双方企业代表对这次调解非常满意,均表示“如若再遇纠纷,市场化调解是个不错的选择路径”。
调解多是公益性质,怎么也收费了?实际上,这是杭州走出的一条市场化解纷机制的新路子。
作为省会城市,杭州的经济活跃度高,诉讼总量一直位居全省首位,其中涉企纠纷占比一半以上。“如果采用诉讼手段往往周期长、成本高,造成企业经营负担,但采取调解手段,则囿于此类纠纷大多法律关系复杂,化解难度较大,导致早年主流的人民调解在商事领域显得力不从心。”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陈辽敏说道,如何为企业化解纠纷减时降费,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直接关系到杭州“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市”的创建,是法院参与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答题”。
2017年,杭州法院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协同下,开始探索律师参与纠纷调解,鼓励律师以兼职身份、公益性质参与到解纷队伍中来。但公益调解单靠个人奉献驱动,在补贴金额较低的情况下,其短板逐渐凸显——调解主体活力欠缺、积极性不高、调解力量后劲不足等,一定程度上制约多元解纷工作的发展。
破题、破难、破局必须依靠改革。2021年7月和9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先后复函同意在杭州开展市场化解纷机制试点工作。两个承载着破难期待的函件,正式揭开了杭州市场化解纷试点工作的探索历程。
市场化解纷机制突破单一公益调解模式,引入律师、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等专业力量,通过收取一定费用,为涉企、涉外纠纷提供专业高效解纷服务。
“涉企案件,例如证券虚假陈述、保险理赔、建设工程等纠纷,多为商事案件,涉及金额较大,主体之间关系复杂,需要专业性更高的调解员为当事人剖析问题、理清账目,从而更高效精准地化解纠纷。”陈辽敏介绍,对于买卖合同、金融借款、知识产权等涉企、涉外纠纷,可以在正式立案前分流或主动选择律师、民非等市场化调解组织。为提高化解积极性,杭州法院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与专业程度相匹配的收费机制,即调解不成功不收费,调解成功可收取不超过诉讼费一半的调解费。
在市场化解纷机制中,专业调解律师扮演的不仅仅是“和事佬”,还是法官角色的延伸,既能给予专业的判断和指导,还能有效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实现利益共赢。目前,杭州有1.5万余名专业律师,并逐年扩增。“这些专业力量可以说是一片值得探索的蓝海,他们有能力、有情怀、更有职业追求,和我们对市场化调解的需求不谋而合。”对于这项改革,陈辽敏信心满满。
“律师行业也存在明显的‘二八定律’,非头部律所的律师和刚毕业年轻律师的接案量往往比较少。通过市场化解纷机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能让他们发挥专业所长服务群众。这是一种双赢!所以,现在律师的分工除了诉讼律师、非诉律师,还有专职调解律师。”杭州律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进一步发挥好这支专业队伍的解纷作用,杭州中院和市司法局、市贸促会联合出台《杭州开展市场化解纷机制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配套细化23项机制,对市场化案件来源、优化分流规则、专业解纷组织的培育和行为准则等重点方面予以规范。同时,杭州中院还积极推动市人大将建立市场化解纷机制纳入《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至今,杭州已形成由60家律师事务所调解工作室和一家杭州律协调解中心组成的包含1100余名兼职和30名专职律师调解员队伍,同时,还吸纳有15家民非组织共计500余名专业调解员。
今年8月,杭州中院、市司法局共同选树培育了一批优秀调解员。专业能力强、调解成效好、公信力强的专职调解员不仅得到官方表彰,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现在,来找我调解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了。”段美玲介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纠纷发生后不选择诉讼,而是第一时间委托律师进行调解,自己作为专职调解律师也在辖区内形成了一定的口碑,积累了案源。
日前,两家长期合作的企业因为买卖合同纠纷来到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九堡人民法庭寻求调解帮助,双方就是奔着段美玲来的。在了解案情后,她尝试引导信任不足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司法确认书的形式达成和解。有法院的强制力作背书,双方终于打消彼此的担忧和顾虑。原以为至少要打半年官司的买卖合同纠纷,通过市场化调解,在一周时间内就得到解决。离开时,两家企业纷纷表示会向有需要的合作伙伴推荐这种高效、快捷、“花小钱办大事”的解纷服务。
据了解,试点以来,杭州市场化调解组织累计收案13.45万余件,调解成功超4.68万件,调解成功率从26%提升至40%,平均用时仅22天,较试点前平均缩短了16天,帮助企业节省诉讼费、律师费等1.5亿元。今年1至8月,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收案9万余件,较试点前的2021年同比下降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