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无袍法官”古稀之年的陪审风采
  发布时间:2023-12-05 09:46:05 打印 字号: | |

郝桂成担任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以来,用熟悉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的优势,与群众亲密接触,参与审判,让法院的审判专业与通俗兼具,权威与亲和并存。五年来,他参与陪审各类刑事、民事案件80多件。帮助审判长调处了多起难解的纠纷案件,曾挽救过几起濒临破碎的家庭,也曾为法官准确量刑提供了实质性意见,他还主动走访未结案件当事人,面对面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既减轻了审判工作压力,又收获了当事人心悦诚服的好评。下面,让我们一睹这名“无袍法官”古稀之年的陪审风采。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履职能力

“打铁先得自身硬”。郝桂成1986年工作,曾担任乡司法助理5年多,期间他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调处了20多起疑难民事纠纷。2015年退休后,他又重新拾起了自己钟爱的法律事业。2017年,他光荣地成为崇礼区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

为了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他自费购买了大量的法律书籍,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特别是近年来重新修订的法律。他还不断从法院给陪审员推送的《法律雅座》《法律庭院》和《法律大讲堂》进行学习,给自己充电,加上原有的法律功底,他很快便胜任了人民陪审工作。

每次陪审前,他都要详细了解案情,并且找出相关法律依据。陪审结束后,他都要把自己找出的法律依据和法官的法律依据相比较,有疑惑的地方就问法官,坚持边陪审边学习,为今后的陪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始终牢记初心宗旨,做好陪审工作

有人说陪审员没权、没钱,陪审只不过是走形式而已。他则据理力争,他说陪审工作不仅要体现人民的意志,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绝不能拿权钱来衡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退伍军人,只要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陪审工作同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

2021年,他参与了一起特殊离婚案件的陪审工作。被告是一名女聋哑人,原被告双方经常因家庭琐事闹意见,原告因嫌弃妻子是聋哑人,还经常实施家暴力并主动提出离婚,婚姻濒临解体。庭审结束后,他参与了随后的调解工作。他主动提出做原告的思想工作,并客观指出夫妻之间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扶助,对聋哑人实施家暴,不仅触犯法律,更违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

通过对原告耐心细致的析理说法和批评教育,原告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放弃了离婚念头,主动提出了撤诉。被告得知后当场下跪向办案人员作揖致谢,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这起特殊的离婚案件使他收获了一个家庭破镜重圆带来的喜悦,也见证了他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的价值。


延伸人民陪审触角,服务辖区群众

郝桂成十分珍惜这份不穿法袍的光荣职业,走下审判台,光荣的使命感使他又走进百姓,把学到的法律知识传播给百姓,回馈给群众。人民陪审员的光荣职责以及共产党员和军人的本色,使他平时习惯为群众操心,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琐碎纠纷。

在陪审的五年多时间里,他免费为辖区群众撰写法律文书和各类合同170多份,为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提供法律咨询更是不计其数,小区的居民遇到不懂的法律关系也愿意找他咨询。他居住的小区村规民约、物业合同,都是他亲自起草,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规范明白,他也成了小区的法律传播者,小区居民自觉成了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模范。几年来,他所居住的小区从没发生过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五年的陪审工作,让他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他还把陪审过的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典型案件,编成文稿进行投稿,既弘扬了正气,又传播了法律。

郝桂成作为一名退休人员,古稀之年依然在自己钟爱的法律事业上不断追求,甘心情愿做法律公证的见证者、参与者、传播者,在平凡的岗位中不断实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他以勤学好问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个人修养,孜孜以求的追求精神,赢得了法官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法院